系統傢具與木作訂製有何不同?
板材組成分析
使用於系統傢具當中的櫃體建材為塑合板,而櫃內部材質也可分為塑合板與蜂巢板(蜂巢板是以木板為邊框,而中間則是夾著蜂巢狀的材質構造),一般大多數採用塑合板﹐是採用人工培植針葉木﹐經機器加工切碎變成木纖維﹐添加高分子膠合劑﹐再以高溫高壓處理﹐製作成固定尺寸板狀建材﹐也可使用再生木材製作﹐因減少了木材砍伐﹐故也稱為環保建材。
木芯板則是木作傢具在裝修工程中最被廣泛使用的建材﹐以板心為實木條而得名﹐芯材取用樹木內芯較為密實較重﹐釘合力為佳且不易變形﹐在台灣製做的木芯板實木條常見的有柳安﹑白楊及其他雜木(做火材棒用的木材)。
承載分析
塑合板其表面附貼高纖工業紙﹐高溫高壓貼皮後﹐使其完全釋放甲醛﹐完成後具耐磨抗鹼功能﹐因為膠合密度高﹑空隙小所以不易變形﹐具有防潮﹑耐磨﹑耐撞﹑耐熱及耐酸鹼等特性。
木芯板結構層次上分表板﹑中板﹑芯條(木紋方向要求為板材的縱向)﹑中板﹑表板等五層﹐木條的含水率為6%-15%依當地氣候相對溼度有所不同﹐木芯板的縱向(站立)抗壓較優﹐因此常用做為桶身立板﹐除提供視覺上平整的結構外﹐更有其強度足以負重﹐水平橫向的抗彎材料則以夾板為優。
面材裝飾分析
不論採用塑合板或木芯板製作傢具﹐皆可依客戶喜好選擇面材要貼美耐板﹑木皮﹑塑膠皮或烤漆..等﹐在顏色多樣化上二者皆具有良好的著色性能相差不大﹐面材屬於天然或人工製品﹐完成品紋理是否自然、美觀、逼真及手摸觸感良好與否﹐價格差異也只在客戶選擇而已。
材料可塑性分析
系統傢具的加工工藝性﹐直接影響到系統傢具的生產﹐因採用模組化生產品﹐造型變化有限,難以表現個人特殊風格﹐組裝固定以螺絲為主﹐故可拆卸重複使用(但也易因板材特性產生空轉崩牙的情形)﹐也因為尺寸跼限於模組化﹐呈現在空間當中﹐在結構樑或隔間牆間容易產生尺寸不一的縫隙﹐往往需要木作裝飾配合收尾﹐產生費用自然不在客戶傢具預算內。
於現場加工使用木芯板製作傢具﹐組裝固定以釘槍為主﹐板材接合處輔以白膠塗抹﹐因不可拆卸故其強度夠﹑質堅﹐容易設計加工富變化﹐各種特殊造型櫃體(曲線或不定尺)﹑結構飾柱甚至是壁板隔牆﹐之所以能被市場廣氾接受就在於材料單純﹐可以多重加工﹑製作﹐與整體裝修溶為一體。
結論分析
系統傢具由安裝過程上看(組裝櫃身→安裝調整腳→調整水平→安裝五金→安裝門片-檯面→安裝踢腳板→矽利康收邊)縮短現場施工期與再利用是其特點﹐整體因模組化價格較低也是優勢。
從長遠比較自用不動產傢具再利用機會較低(二次購屋換﹑屋間隔時間相對長)﹐反而應著重在機能性與耐用性﹐而非自用不動產因裝修固定傢具無法搬移﹐使用年限有彈性﹐採用系統傢具或活動傢具都是降低成本的不錯選擇。
因此二者間比較應取決於客戶對標的物的居住或使用條件須求﹐大體在於變化性﹑機能性﹑耐用性及預算何者為重了。
參考資料:劉旋設計事務所/劉旋工程有限公司